《傅青主女科》 由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撰,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字公它,号啬庐、石道山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傅氏是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思想家和医学家。傅氏医著包括:《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男女科》、《太原傅科》、《女科摘要》等八类医著。傅青主女科制方用药的特点为重补慎攻,考究药量比例;燮理脏腑,注意生克配伍;顺畅气血,融合升降行止,尤其在不孕症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傅氏出身于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博通经史诸学和佛道之学,工于诗文、书画、金石,擅长医术。医理上注重气血,主张攻补兼施,并以儒家义理通于医理。临床上长于妇科、内科杂病,重视民间单方、验方。治病不拘学派,用药不泥方书,医名颇重于当时。
《傅青主女科》临床实用价值高,刊行以来,流传甚广,版本甚多,《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其单行本有67种,再加之男女科合刊本,丛书本,同书异名本,辨证录本等各种版本达250余种之多。《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均将清道光七年丁亥(1827年)太邑友文堂《傅青主女科》列为现存版本第一条,现存多种清刻本、抄本、排印本,本书为我院图书馆藏书,系上海崇文书局32开线装印本。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分上下两卷,刊于道光七年(1827年)上下卷共77条80证83方。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则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 亦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本书历代沿传为山西省傅山先生所著(也有浙江中医陈士铎托名所著之说),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尤擅调经“种子”。全书详细论述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等病证,每病又分为若干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重视证候鉴别,后列方药,全书162方(种子、鬼胎方除外),妇科临床常用名方完带汤、清经散等出自此书。本书文字朴实,辨证详明,方药精当,论述简扼,理法严谨,注重调治肾、肝、气血、奇经,是中医妇产科学中极具影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医文献研究及临床医研人员重要参考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