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亦有栽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然后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及白附片。
性味归经:大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量用法:3~15g。入汤剂应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孕妇忌用。
《本草汇》:“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元,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但因服乌头和附子而出现事故者屡见不鲜,很多人常常因为不正确的用法用量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导致这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缺少对乌头和附子的了解,最终造成悲剧。
笔者曾看见一篇报道,说一对夫妇找土郎中治疗风湿痹痛,服用附子中毒导致死亡,最终经过医学鉴定,发现死者体内含有大量的乌头碱,是导致这对夫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曾经也报道过一些患者擅自增加含有乌头、附子的成药服用量,导致死亡或者进医院抢救。
乌头、附子因毒性大,民间有一种说法是人参杀人无过,附子救人无功,曾经有人提出,将不再把他们当作药品来使用。但最终考虑到它们的作用也很大,最终延传至今,而且常作为回阳救逆的主药来使用。相对出名的是中医大师李可,甚至将附子的用量用到200g。在这里提醒大家,没有相关症状,切不可盲目使用那么大的剂量。附子具有回阳,祛寒、祛风湿的作用,可以治疗寒湿或阳虚导致的四肢厥逆、关节痛等病症,以及内科阳虚寒凝造成的诸多疾病。但因其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碱是一种具有剧毒的生物碱,使用不当会出现唇部、四肢甚至全身发麻、胸闷、头晕、呼吸急促、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要加以炮制,煎煮时注意时间要久一点。
避免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相反的药物同用。
附子中毒后的表现如下:
1.消化系统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呼吸系统不适: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
3.其他症状表现:包括烦躁不安、头晕、头痛、心慌、气短、耳鸣、心悸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身体麻木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可以诱发低血压、休克或者患者突然出现阿-斯综合征导致患者死亡。对于附子中毒的病人,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附子中毒后救治:首先一定马上停止使用。然后要做的就是刺激会咽部催吐,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使用硫酸钠等导泻剂进行导泻。大量的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有毒物质的排出。可以大量的喝绿豆水、蜂蜜水、甘草水,但尽量都是用水煎用的方式。或者用炙甘草、蜂蜜、黑小豆一起煎水服用。对于出现心律失常、心跳变缓等症状的患者可以注射阿托品和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出现血压变低甚至休克症状,可以静脉注射多巴胺配合注射肾上腺素等升压药。情况严重的一定要马上前往医院,配合医生解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