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洪水比作猛兽,在大自然的绝对力量面前,人类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受气候和降水影响,进入5月以来,长江流域多省出现汛情,预警不断。其实,洪灾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水灾,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易发疾病,这些疾病的危害不亚于洪水本身的危害,如果不注意防治,这些多发疾病照样能危害灾区人民健康。
洪涝灾害过后,尽管洪水已经退去,但由于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恶化,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是一道“长城”,从我做起,大家每个人都将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注意饮水卫生。
>>>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如被污染,退水后应充分清洗管路,水龙头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桶装水、瓶装水,或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
2.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吃剩饭剩菜、生冷食物,不到无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动物肉类腐败变质后产生的肉毒素等严重威胁生命,切忌食用。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扁豆等豆类需炒熟煮透后食用,不可食用发芽的土豆,不可自采野生蘑菇等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危及生命。
3.注意环境卫生。
>>>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清刷卫生间,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修补禽畜圈,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和动物粪便中含有血吸虫病虫卵,随意排放,有可能引起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4.注意保护皮肤清洁。
>>>暴雨后地上的积水中有许多细菌、病菌,长时间浸泡在污浊的水中,可能会患上一些皮肤疾病,比如脚气(足癣)、浸渍性皮炎、皮肤外伤感染等,建议大家外出尽量穿上胶鞋。趟过积水的朋友,回家后要及时清洗皮肤,出现破损要及时消毒。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5.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及时检查生活、工作周边环境有无积水环境,如废弃器皿、花盆、小水坑及沟渠等,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疏通下水道。储水器皿要勤换水,加盖防蚊。不触碰溺死的动物尸体,搞好周围环境卫生,喷洒消毒杀虫药水。
6.注意手部卫生。
>>>应当在洗手之后,使用酒精消毒液涂抹在手上,以达到给手部消毒的目的。手部卫生较为重要,患者如果因为手部卫生不到位而导致了身体不适,需要马上就医,避免病情的发展。
7.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是四种最常见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
8.注意不接触疫水,做好个人防护。
>>>疫水是指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血吸虫病是因人们接触疫水而感染的,如果人们不接触疫水,就不会感染血吸虫,也就不会得血吸虫病。如已接触疫水但未采取防护措施,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尽早治疗。血吸虫病疫区应加强家畜管理,禁止到有螺洲滩放牧。要加强人畜粪便管理,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排入水体。
9.保持正向心态。
>>>正向带来能量,而能量生出更多能量,带大家进入正向的循环。在洪涝灾害中,易出现焦诸多不良情绪,甚至引起心理疾病。保持正向乐观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并积极应对,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