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龙木论》又称《秘传眼科龙木论》,简称《龙木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我院藏书为清代大文堂藏板木刻本,四册十卷。
《龙木论》被认为是在唐代《龙树菩萨眼论》的基础上,经宋元医家补充或辑录其他医著内容后,形成于明万历(1575)年间,由黄毅所刊行,至此流传于世。该书记录了唐代《龙树菩萨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书籍的内容,系统地记述了眼科常见的内外障眼病72证,先容了多种眼科外治法,特别是有关白内障的分类、检查、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手术前后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中医眼科著作。该书卷一~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关文献中辑录的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法及药性主治。
《龙木论》阐发《内经》旨意,转录了首载于《龙树菩萨眼论》、较完善内容首载于《刘皓眼论准的歌》的五轮学说,并进一步发挥完善,保存了这一中医眼科基本理论。有关眼科病症的病因,内障多从脏腑功能失调立论,外障则倡“风火”致病之因。中医眼科内外障分类的72证分类方法,奠定了中医眼病分类命名的基本原则,为后世眼科著作提供了编写体例,如《世医得效方》《古今医统》、《医宗金鉴》《证治准绳》《银海精微》《审视瑶函》等沿用了《龙木论》中的大部分眼病证名,在72证基础上增补。外治方法较完备,开中医眼科手术学先河。《龙木论》作为中医眼科的第一部手术著作,72证可行手术的病种约占57%,所列白内障16种有14种可行金针拨障术,在外障眼病中有27种适用镰洗、钩割、熨烙、烧灸等手术。书中尚列出手术禁忌证16种,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包含了几乎所有手术病种。其中关于金针拨障术的记述最具特点。钩割、镰洗、熨烙等手术方法,在本书中虽未详细先容其具体操作,但在72证方论中,有22种外障眼病分别应用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如“胬肉侵睛外障”提出宜用“钩割熨烙”法,这一方法沿用至今。